您的位置: 首页>思想 >

一位中学老校长的精神遗产

2017-01-09 11:07:07 澎湃新闻
上海市市西中学第二任校长陈孟昭生平简介。 视频由市西中学提供(02:05)2016年12月16日,上海市市西中学第二任校长、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
上海市市西中学第二任校长陈孟昭生平简介。 视频由市西中学提供(02:05)
2016年12月16日,上海市市西中学第二任校长、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陈孟昭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去世,享年85岁。
 
在众多杰出人物辞世的2016年,一位中学老校长的去世或许很难引起大众的关注。但如果认识到市西中学在上海乃至全国中学中的特别之处,以及这种特别之处与老校长陈孟昭的关系时,我们就会对陈校长充满敬意。
 
陈孟昭旧照。  市西中学供图
 
拨乱反正,重建教学秩序
 
陈孟昭,1931年11月24日出生于 浙江鄞县,幼年丧母,1949年4月在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读书时,加入地下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,参加了一系列迎接上海解放的工作。1949年上海解放后,陈孟昭先后在上海第一女子中学、胶州中学担任领导职务,1977年至1987年在上海市西中学担任校长。
 
市西中学系1946年由原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校与女校合并后更名而来,首任校长为留美硕士赵传家。赵传家担任校长一直至“文革”结束前夕的1974年,奠定了市西中学“好学力行”的校风和品质。
 
陈孟昭去年在病中断断续续写的个人简历
 
陈孟昭于1977年始任学校的党支部书记,次年转任为第二任校长。她接手的市西中学,和全中国大多数学校一样,刚刚经历了十年的动荡,百废待举。如何尽快恢复教学秩序是她不得不面对的课题,其中的关键则是对那些在“文革”中被“审查”、被“处理”的人员进行平反,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。
 
原公立暨汉璧礼侨童男学校资料图。  @老壶嚼早 图
 
她先是组织专人对这些教职工和其他提出申诉的人员逐一进行复查。整个复查工作历时七年,先后有41人落实了政策。另外就是对抄家物资的处理工作,期间,全部落实结案105户,查无此人1户,尚待落实4户。
 
“在这个过程中,她认真对待每一位同志的申诉意见,认真执行政策,做好善后工作,得到了全校教工的赞扬,特别是深得被复查同志的认可。”市西中学现任校长董君武说。
 
事实上,这项工作并没有想象的容易。市西中学现任党委书记方秀红原来对这段历史并没太深感触,直到学校编写校史,搜集材料的过程中,她才发现陈孟昭的工作是多么出色。
 
“我在市西担任书记后,没听到一个老教师对她平反冤假错案工作有抱怨,没有人说她处理得不公,都说陈老校长是站得稳、行得正的好校长。反而是偶尔会听到兄弟学校的退休老师抱怨,曾经被抄家,但在落实政策时没有得到归还等等诸如此类的不公待遇。”方秀红说。
 
上海市西中学
 
在她那里,“全面发展”不是空话套话
 
“文革”的结束,使得整个社会的教育秩序得以逐渐恢复,“知识改变命运”又成为了具有高度社会认同的理念。但同时,很多考生与家长也把读书考试看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,社会也普遍地把升学率高低作为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,不少学校顶不住这些压力,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。
 
但是陈孟昭认为,“办学一定要把办学思想搞端正,重点中学就重在全面质量上”;“以教学为中心,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,是学校工作的一条根本规律”;“对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不能动摇,不能含糊”。
 
1986年3月23日《文汇报》发表文章,肯定市西中学坚持全面发展方针,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。  市西中学供图
 
其实,在每个中小学几乎都能听到、看到类似的表述,但到最后很可能只是停留在校领导的讲话中、教学楼墙上的标语里。陈孟昭和她领导的市西中学则是真的在做。也正因此,在1980年的全国重点中学会议上,“市西经验”被推介给了全国的中学教育工作者。
 
具体来讲,在就任之初,陈孟昭就特别重视课外活动,觉得这是“充分发展学生志趣、特长和才能的重要阵地”,“是学校实现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”。1979年,市西中学建立了15个课外活动小组,1980年有31组,参加人数为1029人,1984年与1985年则达到了39个组。
 
陈孟昭校长(中)、樊尚德副校长(左)、蒋丽似副校长(右)出席校运会。  市西中学供图
 
陈孟昭继承并发展了赵传家对体育的重视,在她看来,体育不仅关乎学生的体格,也是锻炼学生品格的手段,是“全人教育”不可缺少的一环。她不仅要求无论何时都要保证体育课的课时,还在1980年代就在学校日常活动中加入了早锻炼。方秀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,市西中学85届校友、现任静安区教育局局长的陈宇卿经常说,在读书时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早晨的800米早锻。在这样的理念和实践下,市西中学先后两次被评为“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”以及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”。
 
另外,在1980年代初,陈孟昭就提出要使课堂教学能达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目标。这使得市西中学到现在都保持着“根据教育规律办学,严格控制教学课时总量”、“反对整个班级集体补课,重视分层分类和个别辅导”的传统。
 
陈孟昭像。  微信公众号市西老家 图
 
董君武认为,陈孟昭是真正把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去的,这也是她留给市西中学的宝贵遗产。
 
“我们在‘好学力行’校训引领下,站在陈老校长的基础上不断传承,利用更好的条件,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生动活泼地发展。我们现在有40个社团,每学期有100多场微型讲座,有18个不同类型的创新实验室,除体育课实施专项教学之外,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足球、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比赛……也就是说,严格执行市教委每周35节课时的规定,其余更多地时间和空间就交给学生充分地自主发展。”
 
学生自主开展活动。  市西中学供图
 
教育是为学生成才,而不是为上名校
 
陈孟昭在市西中学担任校长一职将近十年,后阶段的三四年,她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课程整体改革实验。通过包含课程结构、第二课堂、思想品德教育、考试制度、体育工作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实验,她希望能够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。
 
这样一种现代的、先进的教育体系的确为市西中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,并且笼罩其上的精神内核更使得市西中学葆有了独特的品质。这个精神内核就是陈孟昭所总结的“为学生成才而教育”。
 
也就是说,无论是搞体育、搞课外活动,还是改革课程,或者是现在市西中学不断推出的“免修制”、“思维广场”、“个别化辅导”等等,一切的手段和方法,一切的行动都是以“为学生成才”为最高教育目标。而今天,市西中学明确提出的“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: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”,与陈孟昭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。
 
曾有一则报道,美国人组织一个考察团到中国,他们去顶尖高校考察,问学生为什么报考这所大学,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“因为高考分数考到了”。
 
“美国人据此判断:中国的未来并不可怕,他们觉得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追求,而仅以分数选择大学和专业,他们的未来发展势必受到制约,并进一步影响中国的未来。”董君武和方秀红对此都心存忧虑。
 
“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到了大学,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今天抑郁了,明天放纵了,或者一到毕业就彷徨了,根子可能就在于塑造基本人格的中学阶段出了问题。”方秀红颇为感慨。
 
陈孟昭晚年照。  微信公众号市西老家 图
 
市西中学的一类本科率常年稳定在80%以上。对此,方秀红表示,市西中学在陈孟昭校长承前启后下,一代一代市西人坚定不移着眼学生身心健康、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,这让所有市西师生和校友倍感自豪。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和发展动力,开展适应学生个性的教学,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一定可以充分的提高,在这一过程中,升学率必在其中。
 
就如一位市西中学毕业生所言:“市西十分注重素质教育与人文情怀。高一的东方绿舟军训、南京考察,高二的学农、见习居委主任,高三的学工扫大街、形式考察……市西的精气神是自由的。无早修,无晚修,高一高二无月考,周末假期不补课。总之我十分庆幸现在的我回忆起高中时代,不只是成堆的卷子。”
 
附[陈孟昭生平]
 
上海市市西中学原党支部书记﹑校长﹑中共党员、中共静安区教育离休第一党支部书记﹑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﹑离休干部陈孟昭同志,不幸于2016年12月16日23时21分在静安区中心医院逝世,享年85岁。
 
陈孟昭同志1931年11月24日出生, 浙江鄞县人。1949年4月,她在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读书时,加入地下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,参加了一系列迎接上海解放的工作。同年11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,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950年9月至1952年9月担任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团总支书记。1952年11月,陈孟昭同志走上教师岗位,在上海市沪西中学任教至1953年9月;1953年9月至1959年10月,任上海市沪西中学党支部书记,1952年至1956年期间,在上海教育学院政教系进修学习;1959年10月至1977年9月,任上海市胶州中学党支部书记﹑副校长;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,任上海市市西中学党支部书记﹑校长,兼全国学校管理学会理事会理事,至退休,1989年3月批准离休。
 
市西中学的老师至今记忆犹新,当年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潮流中,陈孟昭校长提出,学校的教育目标应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,使之成为品学兼优、知能俱全的人材。要求为求知而学,为成材而学。1980年她在全国重点中学会议上作经验介绍,1984年带领教师在初中进行课程改革的试验,学生素质得到提升。期间,她发表了《校长要指挥若定》﹑《从传统教育到现代化教育的转变》﹑《校长的人际关系》等文章。1985年被《文汇报》评为上海市文汇园丁奖,1986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劳动模范。
 
离休后,陈孟昭同志担任静安区教育离休第一党支部书记,并先后从事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会﹑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﹑静安区关心下一代讲师团等工作。2001年被评为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;2004年被评为静安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;2006年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。陈孟昭同志她追求真理、政治坚定、理想永存;她呕心沥血、教书育人、为人师表;她严以律己、襟怀坦白、身正为高。她的一生,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崇高理想的信念和追求,践行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人类未来的憧憬和奉献。
 
陈孟昭同志生前立下遗嘱,遗体捐献医学科学事业,值得我们敬重和永远的怀念。